本站搜索

热点关注
最新发布

2019-04-25• 高碑店村新版村报正式

2017-04-24• 高碑店《教外国青年学

2017-04-05• 高碑店《 春龙抬头福满

2017-02-08• 高碑店《高碑店东社区

2016-09-02• 高碑店《光明爱眼活动

2016-12-26• 高碑店《高碑店西社区

2016-08-15• 高碑店《古街区居民巧

2015-08-25• 高碑店《高碑店《北京

2014-10-31• 千龙网.记者孙任鹏:高

2014-09-28• 生态文明世界杂志 201

您当前位置:北京高碑店村委会 >> 媒体聚焦 >> 浏览文章

北京日报 8版 高碑店《农民办博物馆街聚京味文物》
来源: 本站原创编辑: admin 日期: 2013年08月17日 时间:
  

传承民俗文化 高碑店让人大开眼界

农民办博物馆街聚京味文物

本报讯(记者闫雪静 通讯员华锴)在京城,收藏文玩古董的不少,朝阳区高碑店村却是绝无仅有土生土长的村里人,腾出宅基地,请来大藏家,几年间竟然办起12家民俗博物馆,形成博物馆一条街。进村走上一遭,就能将老北京人稀罕的鼻烟壶、手炉、紫檀木雕珍品全看齐了。

都说“盛世藏宝在民间”,高碑店村的博物馆街的确让人大开眼界。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街中心的“琦檀宇”艺术博物馆,还没进门,就听见进进出出的游客不断的“啧啧”称赞声。推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巨型金丝楠木宫灯,两侧各有一个慈禧太后曾经使用过的衣柜,地上铺的全是金丝楠木地板。“两层楼大概有紫檀和黄花梨家具、摆件1000多件,最贵的一件就价值上千万元。”据馆长张钟达介绍,他玩古典家具已有30多年,藏品都是珍稀木材,2008年来到高碑店盖起了博物馆,地是由村里出的。带记者楼上楼下参观了一圈,张钟达详细地说着每件心爱之物的故事,“对于收藏家来说,每件藏品有人欣赏、有人分享是最快乐的事。”

在高碑店办博物馆的,多数是像张钟达这样的民间藏家,藏品以京味文物为主。手炉博物馆由一对退休夫妇创办,最古老的藏品可追溯到汉朝,即便历经千年,仍然工艺精湛,图案纹饰考究;鼻烟壶博物馆内,各种玛瑙、水晶、玉器制成的鼻烟壶琳琅满目,山水、飞鸟、花草个个儿栩栩如生;科举匾额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科举匾额为主题的博物馆,内有匾额600余块,“镇馆之宝”当属一扇雕琢祥云瑞兽的元代汉白玉石雕牌坊“科举门”……

此外,还有奇石博物馆、佛教文化博物馆,12家民俗博物馆,每一家都个性鲜明地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迹。

与“国”字号大博物馆不同,这些民间博物馆虽然藏品价值不菲,但都能放下身价,让参观者近距离欣赏、拍照、接触。匾额博物馆的馆长姚远利更是乐于亲自当解说员,常常能看到他认真地给小学生们讲解“协辅文教”、“代起儒风”这些匾额的涵义,“600多块匾额,每一块都有一段励志的故事,”姚远利说,“我的博物馆又名‘励志堂’,就是希望通过展出,让大家真正了解科举文化的意义。”

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热爱我们的古老文明,这是高碑店民俗博物馆创办人拿出多年收藏公之于众的初衷。12家博物馆,每一件收藏品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高碑店村,也因为有了这些博物馆的聚集,成为京城收藏界的一个文化品牌。

借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势头,近年来,高碑店村启动新农村建设,村民搬迁进楼,腾出土地200亩,扩大博物馆街的规模,聚集了经营古典家具和文玩的商户410余家,1000多位年龄四五十岁的村民在村里实现就业。此外,农民楼上居住、楼下出租经营,资产变资本,平均每户每年的租金收入约10万元。据统计,目前高碑店村每年接待五六万参观购物者,每年的经营收入达28.5亿元。

按照高碑店村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该村将通过民俗文化产业的聚集,打造成为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的交流展示中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基地。村党支部书记支芬说:“博物馆让传统文化形成一种记忆存留下来。我们希望多吸引一些收藏家和艺术家到村里来,恢复古典文化,并在高碑店传承下去。”

关闭

关闭